智慧園區
概述
總體建設目標
3D園區綜合應用平臺
概述
智慧園區是指由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在城市規劃區內設立的、在特定區域、集聚一部分同類型的企業,有著相同發展目標的企業群體,并享受一定的政策優惠的特定地理區域,種類包括特色園區、創意產業、孵化基地、商務園區、生態園區、綜合園區、產業園區等。
園區的管理是全方位、多層次的管理。一般而言園區規模都比較大,領導者管理半徑與管理縱深相應變大,做出準確決策的難度大大增加。從而園區需要在戰略、流程、資源三個層面進行很好的配合。可以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泛在信息全面感知和互聯的基礎上,實現人、物、區域功能系統之間無縫連接與協同聯動的智能自感知、自適應、自優化,達到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的效果。
?
總體建設目標
- 通過物聯網技術將人、車和關鍵物資的位置信息納入到園區管理流程中,使得園區不但可以承擔靜態的監控,而且還可以通過實時追蹤進行工作調配、人、車疏導、物資調度以及相關的應急指揮功能。
?
- 建立統一的工作流程,協同、調度和共享機制,通過云平臺的整合,以云平臺為樞紐,形成一個緊密聯系的整體,獲得高效、協同、互動、整體的效益。
?
- 建立統一的應急管理與日常管理、對內與對外服務這2大服務和2大管理體系。?
?
3D園區綜合應用平臺
????? 綜合應用平臺是信息平面重要的共性平臺系統,為智慧園區關鍵應用提供數據存儲、共享、安全、建模等能力,打破原有的應用之間煙筒式結構,實現行業和應用之間資源共享。
?
3D綜合應用平臺
數據存儲:集中的信息存儲中心,實現對信息的存儲,使得各種信息可以按需要共享;?
智能處理:對不同數據進行快速的分析和處理;
數據建模:數據建模能力,使海量數據以智能的方式進行組織,適合不同行業,不同用戶使用;
數據安全:為數據和應用提供安全保障。
?
智慧園區對室內外管理
1.園區道路監控:通過現場監控設備(電視監視攝像機、交通信號、GPS定位系統等)如發現園區交通擁堵現象,操作人員可以分析交通阻塞的原因。在短時間內,及時調動各方面的資源,快速進行疏導,迅速處理交通問題。
2.車輛監控:通過出入口監控設備,可在3D地圖掌握園區內車輛和外來車輛的實時信息,有效的進行指揮調度。
3.人員管理:通過對園區進出人員發放智能胸卡,進行扁平化、網格化管理,智能平臺就能實時定為、跟蹤、統計人員情況,并能夠針對不同群體或個人的發布服務信息。
4.?停車場管理:智能停車場管理系統將機械、電子計算機和自控設備以及智能IC卡技術有機的結合起來,通過主控計算機管理,可實現車輛進出控制、進出車輛圖像對照、自動收費、自動存儲數據等功能,停車場管理系統可實現脫機運行,在主控計算機出現故障的情況下仍可保證車輛的正常進出,是園區現代化大型停車場管理的理想設施。
5.?園區建筑設施管理:三維數字地圖能以三維動態的形式詳盡展現各處建筑,?強大的交互式功能可以使用戶近觀,遠觀,及旋轉從各個角度全方位的觀察,快速獲取地理位置,外觀、周圍交通狀況等大量信息。
6.?園區環保監測:利用傳感器、在線監測儀表、視頻監控等技術手段獲取一手信息,通過有線或無線通信網絡,將數據及時上傳到信息中心,綜合運用GIS系統,智能分析數據,從而實現對園區內空氣、水、三廢、噪聲等環境指標的實時監測、全局調度、事前預警、緊急響應.
7.?園區能源管理:模擬真實場景中電網的交叉分布、輸電線路的走向、跨度、變電所的位置、線路經過地區的地形和跨越等情況。依靠3維GIS可視化場景,可以很方便的管理電網,當電路出現故障時,可以查詢故障地點,并對三維模型進行分析,找出故障原因,使維修工作更快捷。當電路有變更也可以隨時更新三維模型中輸電線的屬性。
8.安保智能管理:安保智能系統能夠通過園區內的監控系統和保安發現的園區內的異常情況及時響應,根據其反映的情況進行分析,并對園區內的安保力量進行調配,從而實現經由平臺實現的高效率的園區安保聯防機制。
9.園區室內監控管理:采用了同一個操作系統的計算機平臺和統一的監控管理介面,實施全局監督和處理,使物業管理更趨透明化、合理化。
?
?
|